南城这个村 从贫困村到“百万村”
一个离县城30余公里、不靠江河、不近高速的边远小山村,乘着新时代改革发展“春风”,用短短几年时间,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有名气的富裕村、明星村的传奇蝶变,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的不足5万元跃升到2021年的129.01万元币村。日前,笔者来到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龙湖镇竺由村,探索贫困村到“百万村”华丽转身背后的奥秘。
▲竺由湿地公园币村。
找准方向 闯新路
作为龙湖镇人口最多的村庄,竺由村自然资源丰富,拥有山林面积60367亩、水面面积230亩、耕地面积3788亩币村。但长期以来,资源优势并没有实现财富增长,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水稻种植及外出务工,村级集体经济薄弱。
竺由村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外出务工,耕地抛荒、撂荒现象十分严重币村。如何蹚出一条适宜山区农村的发展路子?竺由村党支部问计于民,反复酝酿,将目标锁定在脚下的土地上,决心将全村的耕地流转到村委会,再由村委会统一规划,流转给种粮大户,收取一定的管护费,从而实现“村民收田租、大户有地种、集体增收入”的多方共赢。
展开全文
▲党员干部上门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币村。
然而一开始,村民并不理解,一是部分老人要保留口粮田,不愿意流转土地;二是有些种粮大户原先是低租甚至免租种地,土地流转后租金涨了,因此对土地流转有抵触情绪币村。竺由村召开党员大会、群众代表大会,专门研讨土地流转事宜,制定详细的流转制度,确保大户有干劲、村民得实惠。同时,6名村干部分片包组责任到人,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土地流转政策,在外务工人员则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联系沟通,确保全村957户不漏一户。以往抛荒的土地现在可以收田租,村民从不理解到举双手赞成,流转积极性空前高涨,竺由村沉睡的土地资源焕发新生机。
对症下药解决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“瓶颈”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了“源头活水”币村。竺由村成功流转了3300余亩土地,并成立南城县竺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并依托“村党总支+村办公司”发展模式,集中生产要素,搭建村级农机服务平台,向种粮大户提供土地耕整、育秧、插秧、收割全程托管式机械化服务,全村95%以上的耕地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,农机服务品牌竞争力初步形成,业务范围逐渐扩展到邻村甚至周边乡镇。
拓宽思路 创新高
进行土地流转、开展社会化服务,村民收入节节攀升币村。竺由村围绕开展“红旗党支部”创评活动,创新举措打出组合拳,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持续发力,形成“满盘皆活”新格局。
一枝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币村。竺由村用活村集体资金,2021年,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30万元投资建设竺由村烘干厂,开展粮食收购、谷物烘干、秸秆回收等业务,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。投产后的竺由村烘干厂可日烘干稻谷100吨,并通过开展相关配套业务,预计2022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收入30余万元。
此外,竺由村进一步开阔视野,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币村。一方面,投资30多万元兴建养殖基地,投入3000多羽鸡苗,与养殖户裘启仁开展合作经营,并吸纳多名脱贫户就业,传授养殖技术,在传统蛋鸡养殖的基础上,拓展散养鸡养殖。该养殖基地年收入10余万元,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,带动了脱贫户致富。另一方面,入股南城纵冠建筑公司,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,正式进军建筑工程领域,承接龙湖镇范围内50万元以内的工程及小型涉农项目建设,进一步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。
切好“蛋糕” 畅循环
竺由村党总支部秉持“发展为了村民,发展成果村民共享”的理念,切好“蛋糕”,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反哺村民,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币村。
用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,切实解决灌溉难、饮水难、行路难等民生问题币村。三年来,竺由村先后投入50余万元用于改善村庄基础设施,湿地公园、河堤加固美化、新村亮化、道路白改黑、休闲广场、公共厕所等惠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全村硬质公路通达率达100%。竺由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聘请人员定期打扫,村内干净整洁、环境优美,极大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▲农机服务助增收币村。
竺由村还建立养殖扶困基地,吸纳多名脱贫户就业,采取基本工资、利润分红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币村。同时,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,分别建立台账,对返岗需求、就业意愿、健康状况等建立数据库,通过“一对一”职业指导、“点对点”帮扶向扶困种养合作社进行推介,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上岗,确保有劳动能力的“零就业家庭”实现清零。针对部分就业困难的群众,竺由村积极开发村保洁员等岗位实现就近就地就业,共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4万余元。
编辑:李丹
校审:甘俊茜、刘霞
审核:龚亮保
来源:江西学习平台
【要闻】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 总书记始终记挂“三农”工作
【要闻】今天中秋节币村,省委书记易炼红送上节日祝福并检查调度疫情防控等工作落实情况
【振兴】可喜可贺币村!高安11对新人中秋集体婚礼
【振兴】乘势而上写华章 —— 吉安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述
评论